長江商報消息 哈爾濱制藥企業譽衡藥業(002437.SZ)經營向好。
1月9日晚間,譽衡藥業發布2024年業績預告,公司預計2024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2.1億元至2.5億元,比上年同期增長74.51%至107.75%。
產品銷售增長,降本增效是譽衡藥業業績增長的重要原因。
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,譽衡藥業銷售費用率持續壓縮,2024年前三季度降至34.01%,同比下降8.12個百分點。公司財務狀況也大幅好轉,2024年三季度末資產負債率為32.28%,達到近五年來最好水平。
2024年全年最高預盈2.5億
資料顯示,譽衡藥業成立于2000年3月,2010年上市,是哈爾濱一家以醫藥大健康產業為主線、以制藥業務為核心的企業。
自上市以來,譽衡藥業通過多年的產品引進、合作開發、投資并購等系列舉措,逐步實現了產品覆蓋領域廣、產品線豐富的產品優勢。目前,譽衡藥業產品涵蓋骨骼肌肉、心腦血管、維生素及礦物質補充劑、抗感染、抗腫瘤等多個領域。
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,上市后至2016年,公司的業績穩步增長,營收從2010年的5.75億元增長至2016年的29.84億元,期間增幅超4倍;同期歸母凈利潤從1.55億元增長至7.17億元,增超3.6倍。
不過,自2017年開始,譽衡藥業的業績出現較大波動。
2017年至2018年,公司增收不增利,歸母凈利潤連續兩年下滑,降幅分別為56.79%、59.35%。2019年,公司業績出現雙降,歸母凈利潤巨虧26.62億元。2020年至2022年,公司營業收入在31億元上下波動,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億元、4504.20萬元、-2.91億元,短期回升后再陷虧損。
2023年,譽衡藥業剝離虧損資產,疊加推進營銷改革和降本增效等措施,實現扭虧為盈,歸母凈利潤為1.2億元。
2024年以來,譽衡藥業多措并舉助力業績增長。根據業績預告,2024年度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約2.1億元至2.5億元,同比增長74.51%至107.75%;扣非凈利潤為1.6億元至2億元,同比增長199.75%至274.69%。
對于業績增長,譽衡藥業稱,部分核心產品的銷量和銷售收入實現增長;降本增效持續推進;此外,公司于2023年出售了持有的廣州譽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權,譽衡生物的虧損不再影響公司2024年度損益。
財務狀況顯著好轉
實際上,2023年以來,譽衡藥業就持續推進降本增效。
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,2023年,譽衡藥業的銷售費用、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分別為10.69億元、1.75億元、8543.82萬元,同比下降18.15%、17.68%、15.1%。
其中,較受關注的是銷售費用改善明顯。數據顯示,2019年至2022年,譽衡藥業銷售費用分別為26.87億元、18.25億元、18.17億元、19.25億元,占營收比重均超過50%。
從數據上來看,2023年譽衡藥業的銷售費用降低至10.69億元,銷售費用率也降低至40.71%;2024年前三季度,公司的銷售費用率進一步降至34.01%,同比降幅高達8.12個百分點。
此外,公司的財務費用降幅也較大。據了解,譽衡藥業不斷壓縮貸款規模,短期借款從2021年末的15.58億元,壓降至2023年末的6.76億元。
2024年7月2日晚間,一則抵押貸款公告表明,目前譽衡藥業的現金流已好轉。
回溯公告,2020年,公司向銀團成員行申請流動資金貸款,額度不超過人民幣16.379億元,公司以自有房產、下屬子公司股權、土地等資產提供了抵/質押擔保。
4年后的2024年6月13日,公司已償還完畢全部銀團貸款。根據三季報,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,譽衡藥業的短期借款僅3503.14萬元,較2024年初降幅高達94.82%。
在短期借款大幅改善的情況下,公司的負債率也改善明顯。2021年末,譽衡藥業的資產負債率高達57.85%,2023年末降低至45.75%,2024年三季度末為32.28%,達到近五年來最好水平。
●長江商報記者 潘瑞冬
責編:Z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