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江商報消息 ●長江商報記者 張璐
國內“輪胎一哥”中策橡膠IPO之路已走了近兩年。
中策橡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中策橡膠”)由“巨星系”仇建平掌控,目前,仇建平已是巨星科技、杭叉集團、新柴股份3家A股公司的實控人,中策橡膠是其“第四子”。但自2023年3月遞交招股書以來,中策橡膠仍處在財務數據更新階段,IPO始終未能迎來實質性進展。
為了盡快推進審核,近日,中策橡膠主板IPO更新提交相關財務資料,砍掉了28.5億元的補充流動資金項目,擬募資額由70億元縮減至48.5億元。
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,近年來,由于輪胎市場的競爭壓力,中策橡膠作為行業龍頭亦面臨增速放緩的困境,公司依賴經銷商等問題也暴露了出來。
中策橡膠的資產負債率超過60%,遠超同行業均值,而IPO前公司大手筆分紅17億元,遭到市場詬病。
經銷模式下三年向經銷商返利54億
根據招股書,中策橡膠是我國銷售規模最大的輪胎制造企業之一,擁有“朝陽”“威獅”“好運”“金冠”等一系列知名輪胎品牌。公司最主要產品為全鋼胎和半鋼胎,兩者合計占公司總營收的八成左右。
在輪胎行業里,中策橡膠可謂是赫赫有名。一方面因為其資歷深厚,是我國最早一批輪胎制造企業,旗下朝陽輪胎距今已有近60年的歷史。另一方面在于其傲人的業績。截至2023年,中策橡膠已經連續十六年穩坐國內“輪胎一哥”的寶座。
從近三年業績來看,中策橡膠表現不凡。財務數據顯示,2021年—2024年上半年(以下簡稱“報告期”),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06.01億元、318.89億元、352.52億元、185.18億元,對應凈利潤分別約為13.75億元、12.25億元、26.38億元、25.4億元。
作為行業翹楚,中策橡膠雖然市場抗風險能力較強,但也遭受了一定影響,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利潤上的劇烈波動。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天然橡膠價格呈現上漲趨勢,導致毛利率下滑,2022年公司出現了增收卻降利現象,其凈利潤下滑了10.91%。
隨著原材料價格回落,從2023年起中策橡膠又恢復了高增長之姿,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上漲了57.8%。不過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天然橡膠、合成橡膠又迎來一輪強勁上漲,目前,天然橡膠價格直逼2萬元/噸,較年初漲幅超20%。可以預見的是,明年中策橡膠業績或許會再次進入增收不增利的狀態。
從商業模式上看,中策橡膠主要采用經銷模式,報告期內,其經銷模式收入占比分別為78.15%、80.08%、78.43%和78.96%。
經銷模式下,公司會給經銷商提供返利。據悉,中策橡膠銷量返利主要由月度銷量返利、年度銷量返利、渠道返利組成,2021年—2023年,其給經銷商的返利金額分別為23.20億元、17.35億元和14.09億元,合計達54.64億元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中策橡膠境內與境外收入貢獻相當,而其在境內的返利點數要遠遠高于境外的返利點數。
事實上,國內輪胎品牌的快速發展使得國內市場形成了外資、合資企業與國內本土企業共存、市場集中度不高的多層次競爭格局。在回復上交所的問詢函中,中策橡膠也承認,需要給供應商更好的返利待遇來應對其在國內激烈的競爭。
行業老大地位遭挑戰
此次沖A,中策橡膠“胃口”不小。招股書顯示,公司擬募集資金48.5億元,扣除發行費用后主要用于包括公司工廠車間和生產線建設、產業鏈改造以及信息化建設改造等項目。
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,2023年,中策橡膠曾向上交所遞交一版招股書,后因財務數據更新,其于2024年12月又遞交了一版招股書。相比上次,中策橡膠近日提交的招股書中擬募資額大幅縮水40.7%。上一版招股書公司擬募資70億元,最新版取消了28.5億元補充流動資金項目。
而在刪除補流項目前,中策橡膠一度因分紅后募資補流受到質疑。招股書顯示,報告期內,中策橡膠共進行了四次分紅,2021年—2024年上半年,公司分別進行了3億元、2.5億元、4.5億元、7億元的現金分紅,合計達17億元。
不僅如此,在進行大額分紅的同時,中策橡膠還身負高額債務。報告期,中策橡膠負債總額分別約為235.89億元、257.51億元、250.13億元、262.17億元,資產負債率(合并)分別為69.15%、68.58%、63.81%和62.62%,流動比率分別為0.96、0.85、0.89和0.92。資產負債率相對較高,流動比率相對較低。
近些年,中策橡膠資產負債率均高于同行業水準。據招股書,2021年—2024年上半年,可比公司資產負債率(合并)均值分別為51.94%、51.66%、50.39%、49.69%。作為對比,2024年上半年,玲瓏輪胎和賽輪輪胎的資產負債率僅在50%左右。
長江商報記者查閱招股書注意到,中策橡膠的董事長由沈金榮擔任,其與公司董事會秘書沈昊昱為父子關系。薪酬方面,2023年,沈金榮薪酬高達803萬元,沈昊昱薪酬為129萬元。
在中策橡膠之前,A股市場的輪胎上市公司已經有9家,分別為玲瓏輪胎、森麒麟、賽輪輪胎、三角輪胎、通用股份、風神股份、貴州輪胎、青島雙星和S佳通。
而中策橡膠遲遲未能上市。2023年3月,中策橡膠向上交所正式遞交了招股書,同年5月進入問詢階段,9月披露首輪問詢回復。然而,直至2024年12月20日,公司仍在財務數據更新階段,IPO始終未能迎來實質性進展。
玲瓏輪胎和賽輪輪胎等后起之秀在A股市場的助力下,近兩年一直在擴展商業版圖,業績上保持高增長,相比較而言,中策橡膠則處于穩健發展中。
以賽輪輪胎為例,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9.78億元,同比增長18.61%,凈利潤30.91億元,同比增長132.07%,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236.28億元,同比增長24.28%,凈利潤為32.44億元,同比增長31.26%。
對此,有行業人士表示,“僅從營收數據看,中策橡膠估計還會是行業的TOP1,但賽輪輪胎和領頭大哥的差距已在逐漸變小。如果中策橡膠再不發力,其營收規模到2025年很有可能將被超越。”
視覺中國圖
責編:ZB